碎碎念

01月22日,早上九点半起床后,突然发现一大堆未接电话,因为我睡觉习惯性关机,所以一直打不通。于是我连忙打回去,询问后是爷爷身体抱恙,但是由于临近春节,厂里工作太忙,爸爸妈妈走不开,于是想让我先和舅舅回老家,给姥姥爷爷他们分担一些家务,同时回去照顾一下生病的爷爷,这样,我就踏上了回家的旅途。

老家的网络环境很差很差,虽然信号似乎是满格,但是无论是我的移动卡还是电信卡都基本上没有信号,隔壁的密码为12345678的wifi的主人也把密码换掉了,一时间,我面临着断网的境地。幸好随我一起回来的还有我的表弟,他的手机卡为广电卡,信号很不错,流量也充足,于是被迫担任了我的移动wifi管理员!

我的爷爷

我的亲爷爷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离世,从小到大我对亲爷爷的印象只有一张老旧的,挂在阳台墙上的相片,依稀记得那还是小时候,父亲用黑白照片上色形成的一张彩色图片。

我的奶奶呢,在2022年05月份离世,那时我在武汉就读,由于疫情原因,我甚至无法回家看奶奶最后一面,这也成了我的人生一大遗憾。

从小到大最有印象的就是姥姥和姥爷,但是由于叫法原因,我习惯性将姥爷叫成爷爷,所以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样的叫法。

爷爷的病情

在我们回来后才发现爷爷的病情十分的严重,由于爷爷的身体本身就不算太健康,长期需要用机器打氧气才能入睡,前些天稍微有些不舒服,去医院检查时,由于等了半个小时的公交车,导致感冒,再加上本身肺上就不太健康,再加上身上的疾病,导致我们到家的时候,一直喘气,但是爷爷一直认为过几天就好了,一直在拖,为了省钱强烈拒绝转院,我们也没办法,只能先在医疗设备落后的乡下医院继续治疗。

过了两天,一天晚上,爷爷病情突然加重,舅舅和姥姥一宿没休息,守在爷爷床前,由于乡下医院晚上并不开门,只能让爷爷继续受累等到早上,早上七点,舅舅迅速开车带爷爷前往医院,并迅速办理转院,准备前往大医院就医,为了更加保险,选择了救护车进行转移,在转移的过程中,爷爷都昏迷了,好在最终到医院后,迅速上了呼吸机,昏迷了两个小时,爷爷最终苏醒。

根据医生初步诊断,爷爷的肺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,影响了呼吸效率,幸运的是来的及时,如果再晚一分钟,可能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而窒息,导致最糟糕的后果。按照目前的进展,只需要呼吸机将二氧化碳抽出,及时填补肺部的空缺,爷爷就可以回家休养了。

大年三十晚上,正当我们满心欢喜的在家中等待爷爷回归时,医院那边出来了CT结果,发现肺部坏死了2/3,仅有不到三分之一可以进行呼吸,且还不是健康的肺,只能说是勉强维持呼吸,如果在插上呼吸机的情况下仍然无法供给身体所需,那就比较危险,我们的心又提了起来,只希望那三分之一的肺可以维持身体的基本生活状态,不要求爷爷进行高强度运动,这一夜无眠,全家人都在等待着爷爷的情况,过年的气氛被一片凝重所取代。

终于,在后面的时间,医院传来爷爷逐渐恢复的消息,那三分之一的肺可以实现日常所需,且在逐步脱离呼吸机的依赖,从重症监护室转了出来,一波三折下,我们的心情又逐渐平复,从医院传回来的好消息让我们的笑容逐渐恢复,也希望爷爷可以早日回来,我们一家吃一场真正的年夜饭。

老家

在爷爷病情得到有效控制、逐渐好转之际,我们的心也终于得以安宁。趁此闲暇时光,我想把目光投向那片养育我、温暖我心的故乡,向大家娓娓道来。

我的家乡坐落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龙山村,一个被四面青山环抱的诗意之地。这里,山水相依,仿若天地间的一幅静谧山水画。村庄依傍着潺潺流淌的溪流而建,背靠连绵起伏的群山,清新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泥土与野花的芬芳,仿佛诉说着大自然的秘密。尽管时代的浪潮已经将这里带出贫困的阴影,实现了全面脱贫,但在那遥远的山腰之上,依稀仍然可见的炊烟,仍诉说着家家户户的温暖生活。

地理位置

夜幕降临时,整个村庄似乎都换上了一袭星辰般的盛装。我常喜欢搬个小凳子,坐在老屋的楼上,仰望那久违的银河,星河璀璨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动人的传说。耳畔传来阵阵山鸟的低吟,与夜色相互呼应,共同谱写出一曲清新而悠远的自然乐章。在这静谧与温情并存的时刻,心灵仿佛也被山风洗涤得澄澈透明,所有尘世纷扰似乎都暂时退去了,只剩下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眷恋与诗意的沉醉。

龙山村,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传奇的意味,它不仅承载了我童年的欢笑与梦想,也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沉静与豪迈。每当我再次踏上归途,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便如涓涓细流,永不停息,滋养着我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

大雪

归来第三日,天空悄然飘起鹅毛大雪。前三年生活在武汉,这场雪对于我来说仿佛久违的梦,纯净而轻柔。我与两个弟弟迫不及待地冲向这突如其来的银白世界,在纷飞的雪花中奔跑嬉戏。可惜的是,积雪未能在湿润的地面上停留,只能让我们满怀期待,约定待到次日再与它相见。

山上的白雪

翌日清晨,当我睁开朦胧的睡眼,眼前的世界已换上了一袭洁白的盛装。雪花依旧在空中翩跹,宛如无数晶莹的羽毛轻轻撒落,点缀出一幅绝美的冬日画卷。我们静静地沉浸在这诗意的梦境中,在这白色的世界中肆意的嬉戏。

山上的白雪2

弟弟一再催促着要外出玩耍,并且一个人跑了出去,我们也不放心,于是,我们也随着踏出门外,顺便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美丽。站在山间,只见那积雪在寒风测吹拂中,在山上静静保留,山峦披上了一层白皑皑的轻纱。雪花随着微风曼舞,仿佛驱散了空气中的严寒,为大地洒下了温柔的诗意。

年夜饭

大年三十的夜晚,餐桌旁坐满了亲人,大家围坐在一起,共享年夜饭。由于爷爷身体抱恙,舅舅和妈妈都在医院守护着他,原本热闹非凡的桌面显得有些空寂。然而,这份空缺并未影响到团聚的喜悦,反而使得这个时刻更显温馨。电视里传来了春节联欢晚会的热闹声音,桌子旁几个亲戚正围坐打牌,包谷米成了他们的筹码,游戏中的笑声与欢声盈满了屋子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庆祝这一刻。

年夜饭

近年来,我常常在城市中过年,虽然便利,但那份独特的年味却逐渐淡化。在城市里,似乎缺少了烟火气,少了爷爷和姥姥们质朴无华的笑容,少了家人围坐火炉旁烤洋芋的温馨与热闹,也少了邻里间亲切的串门问候。唯有回到老家,才会深切感受到那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年味,才知道年,不仅仅是时间的更替,它还藏匿在那些熟悉的场景和温暖的笑容中。

冲上天际的烟花

饭后,我们守岁直到深夜,和姥姥们一起迎接新年的钟声。当时钟指向十二点,我们满怀期待地向上仰望。霎那间,整个天际被烟花的光辉点亮,火树银花不夜天,一朵朵烟花如盛开的绽放,映照着夜空,绚烂璀璨。耳边爆竹声声,随着这一声声的震响,我们的心也跟随着一同跃动,感受着那份跨越时光的激动与欢欣。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就在那一瞬间,我们正式迎来了2025年,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,迎接新的一轮春天。

烟花

上亮

这个叫法在其他地方我也不知道是否常见,意思是给已故的祖先点燃一根蜡烛,借此让他们在这灯火通明的年夜里,不至于感到黑暗无光。它传达的是一种深沉的孝心与对祖辈的怀念,是我们与先人的一种无声的沟通。

山路

然而,上山的路并不容易走。刚刚下过一场雨雪,山间的小路被稀泥覆盖,格外湿滑。我和爸爸一同上山,幸亏得到了祖辈的庇佑,若不是他们在天之灵的指引,估计我们现在早就准备开席了(笑)。一路上,我小心翼翼,脚步艰难,但爸爸始终在旁守护,才让我们得以继续前行。

八仙镇宣传横幅

终于,山上的坟地近在眼前,然而,接下来的路途却更加陡峭,连爸爸都觉得有些挑战。毕竟,他自小便在山里长大,路途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,但对我来说,却实在棘手。经过一番思索,爸爸决定将我放在半山腰,他独自继续走向更深的地方。尽管我未能亲手为祖先们点亮蜡烛,但心诚则灵,这一份心意总能到达。

国泰民安

在点亮了太爷爷、太奶奶、爷爷和奶奶的坟前后,我满怀敬意地默默祈祷,心中许下对他们的感恩与希望。尽管天寒地冻,我依旧小心地将蜡烛放在他们面前,带着对长辈的敬畏与祝福。我在心里默默许愿,希望爷爷奶奶保佑我健健康康,快快乐乐,幸福美满。这样的祝福,不仅仅是对他们的期许,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与渴望。

总结

由于姐姐在正月初八便要回到工作岗位,我们也不得不提前返回,将这趟老家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尽管我们离开了那片熟悉的土地,但那份温暖与情感却深深镌刻在了心底,久久不曾离去。

每当我回想起老家,心里依旧充满了柔情与怀念。无论何时何地,爷爷和姥姥的身影都在我的心中始终鲜明。那张岁月在脸庞上留下深深痕迹的面容,虽然有些微微暗淡,但却永远饱含着深沉的爱与温柔。特别是那抹微笑,嘴角最真挚的弯曲,仿佛是对我们所有子孙的最深切的祝福与期许,它是那样的真实、纯粹、无私,温暖了我的生命,也将治愈我今后所有的忧虑与困苦。

在这份深沉的怀念中,我也充满了感恩。感恩那些年陪伴我的长辈,感恩他们在岁月中为我们撑起的一片天,感恩他们用无言的爱与关怀,教会我如何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坚韧与温暖。即便身处远方,这份情感始终如一颗灯塔,指引我前行,提醒我无论走得多远,都不应忘记初心,忘记那些曾给予我无尽爱与陪伴的人。

每日一图

这里我就用我自己拍的一张图片吧!

不知名的路边小花